关注癌痛患者!话难治性癌痛的综合管理

2020年11月12-15日,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可谓大咖云集,亮点纷呈。在11月15日上午的肿瘤麻醉与镇痛分会场,湖南省肿瘤医院的杨金凤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关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综合管理

疼痛是很多癌症患者无法避免的困扰之一,一般早期的癌痛通过药物就能够缓解,但是随着疼痛的加重,患者有时候几经周折也无法得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因此,癌痛成为了患者和家属难以摆脱的折磨,治疗现状也十分严峻。


杨教授指出:尽管现已有明确的治疗癌痛的推荐方案,但癌痛的治疗仍然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根据2016年的调查数据,癌痛的发病率依然很高,其中有10~20%的患者表现为难治性癌痛。

 


什么是难治性癌痛?


2017年版的《中国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将难治性癌痛定义为: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 1-2 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


癌痛为何难治?


湖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的杨金凤教授从患者、医源性以及其他外在的因素三个方面分享了目前癌痛控制不佳的原因。


              

难治性癌痛之所以“难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患者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疼痛,还包括其他心理和社会等多重问题。患者的需求目的不仅仅是缓解疼痛,更是身体功能的恢复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


  • 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 ≥ 4 分和(或)爆发痛次数 ≥ 3 次/天;


  • 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痛药物治疗 1-2 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常见难治性癌痛的类型及治疗推荐


神经病理性疼痛:

肿瘤侵犯神经根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上推荐使用ID疼痛量表-DN4问卷进行筛查,诊断特异性较高,可用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有适应证者早期应微创介入治疗,以提高镇痛效果,改善躯体功能,降低药物剂量。


骨癌痛:

肿瘤骨转移,引起骨膜感觉神经损伤,且多处的骨转移会使疼痛加剧,需要借助ECT及CT、MRI的检查和碱性磷酸酶等化验指标进行诊断。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和微创介入治疗。


混合型疼痛:

伤害性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存,通常见于突发骨折、脊髓受侵;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治疗方式。


癌性内脏痛:

为肿瘤侵犯内脏器官,形成定位不明的内脏痛,内脏痛很容易影响睡眠和饮食,造成抑郁倾向,称为“疼痛与抑郁”共病。在应用阿片类药物基础上,考虑联合辅助镇痛药物,以抗抑郁药物为首先,并依据原因不同基于对应治疗;同时可针对内脏神经支配区域或肿瘤侵犯的部位采用微创介入治疗。


癌痛治疗常用的药物

  

    

            

最后


杨教授表示:“对于难治性癌痛的肿瘤患者,一旦疼痛得到控制,自身充满了求生的欲望,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给予综合性的抗肿瘤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终末期的癌症患者也应进行临终关怀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情感损伤。”


“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更加关注癌痛患者这个特殊的人群。”杨教授呼吁道,“针对癌痛一定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对于深受疼痛困扰的难治性癌痛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到疼痛科进行专业的疼痛治疗,这样才能让更多癌症患者步入正常生活。”


感谢您阅读到此,如果觉得对您有用,记得关注前列腺癌康复圈,并转发给更多人!

一同携手抗癌

热门药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