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减不对引起复发?安全减激素的4大原则快走起!

好烦啊!吃激素不但变胖,还让我皮肤越来越黑、掉头发,到底怎么才能减激素啊!

图片


作为治疗SLE的基础药物,激素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减激素无疑是所有蝶友都会关心的话题。


可是,有部分蝶友觉得自己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就擅自停药,结果导致复发。那么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地做到减激素,今天互助君就和大家揭秘!


减激素复发,到底是何缘由?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激素究竟是如何治疗狼疮的。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是激素并不能直接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而是通过阻断抗原和抗体结合,减少免疫复合物的产生,有效控制病情。


如果激素减量不当,减量过快,对抗原抗体结合的阻断作用减弱,免疫复合物大量产生,再次损伤机体,导致病情复发


图片


打个生动的比方,抗原和抗体就像“调皮捣蛋的学生”,总喜欢嘀嘀咕咕破坏上课秩序,而激素就像是“严厉的老师”,当盯着他们俩的时候,两个捣蛋鬼就安安分分的。当老师不在,他们又会重新交头接耳,破坏班级秩序。


尤其两个“捣蛋鬼”叛逆心又比较重,“老师”太过严厉的长时间管教(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一旦突然松弛,他们的调皮捣蛋很可能会变本加厉(即复发)。


图片


回到正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激素引起病情复发的原因如下


减量速度过快


就像是上文提到的,部分蝶友恐惧激素副作用,在减量过程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分阶段减量,盲目追求速度,反而导致激素量没减下来,病情加重。


激素使用时间太长


激素对肾上腺有抑制作用,大剂量激素长时间使用,这种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引起肾上腺的萎缩,导致肾上腺的分泌功能低下,这时候减量更应该谨慎。


图片


是否联合用药


病情较轻,单用激素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量时反弹的几率较低。甚至这个阶段可以不使用激素治疗,而是选择副作用更小的羟氯喹


重症狼疮患者因为肾脏、心脏、脾、肝等器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此时单纯用激素治疗不但效果不好,减量也非常困难,但如果治疗中配合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往往会减少因减量引起的反跳。


时机选择不当


如果选择工作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病毒感染流行、轻度发热、疲劳程度高的时期进行减量,即便减的量非常小,也会使病情复发率增高。


怎么减激素?


激素减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情况、器官损害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激素减量方案。正如互助君多强调的,蝶友一定要定期复查(如果疾病活动期建议每个月复查,如果稳定期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具体可以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规律治疗,遵循医嘱,不要擅自减药停药。


图片

做好这几点,安全减激素!



宁慢勿快、宁少勿多、越撤越少


减激素要记住这十二字口诀,即减激素不要追求太快的实现减量,而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减,以免造成病情的反复横跳。一般,中大剂量的激素在6~8周后开始减量,最多不超过12周


临床上,若是患者发热、蛋白尿、血沉、血小板减少等直播基本控制后(约3~4周),可以适当减量。减量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反跳的情况,要及时加量,在先前的剂量基础上每日增加5~10mg


图片



积极检测指标


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萎缩。在服用泼尼松维持量15mg以下达到一年的患者,减量需要病情基本缓解,补体C3在正常范围,抗sm抗体阴性,IFANA滴度在140以下,抗双链DNA定量放射免疫指标一直测定在30u/ml左右,才能适当减少1/2~1/4片,长期服用泼尼松5mg以下数年者,可以考虑不再减量。



选择适当时机


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引起复发的因素。譬如因为工作或者生活变动可能到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手术前,出现轻度发热、疲劳、精神状况差、压力大时,有复发风险,也不应该考虑减量。因此,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持心情愉快,也是成功减激素的关键。


图片



考虑中西医联合治疗


在病情稳定期适当使用中药,可以预防病情复发,减少激素副作用,巩固疗效。但是中药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蝶友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方案,一定不要听信民间“神药偏方”哦。


小结


减激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由医生针对蝶友的情况针对性地调整。要相信,实现“零激素”治疗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期许。随着医学不断进步,这个目标一定会慢慢实现。蝶友们一定要对治疗抱有信心!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责任编辑:互助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段迎春. 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减量与病情复发的探讨[C]// 全国药物警戒与临床合理用药学术会议. 中国药学会, 2006.
[2]金培志,张建勇,李林,JinPeizhi,ZhangJianyong,LiLin. 滋阴狼疮胶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撤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医学报, 2006, 2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