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付”还是“报销”,乳腺癌复发险怎么选?

小雅(化名)去年被确诊为乳腺癌,最近发现了乳腺癌复发,以下是她的“医疗账单”:


  1. 住院前检查(挂号费 彩超 核磁等):¥4,536

  2. 住院 手术:¥21,645

  3. 放疗 抗辐射喷雾:¥56,712

  4. 内分泌治疗(每年):¥27,316

  5. 定期复查(预计每年):¥2,000~¥8,000

总计:¥112,209


这其实只是首次治疗的费用,就已经上10万了,而且后续每年还会有复查费、购药费等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10万元,普遍超过了一个普通人的年收入,而此时它却是一个患者的救命钱。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支出呢?
图片
     如何降低复发转移后的经济负担?    


“医保” “复发险”的组合能够覆盖大部分乳腺癌复发后的医疗费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1.医保

乳腺癌治疗中,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治疗目前大多数已纳入国家医保范围,但乳腺癌复发后的费用相比初始治疗高出不少,而且也不是所有费用都能用医保报销(如进口药、骨扫描检查费等),另外医保报销时在医保内也有需要自付的部分(特别是有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比例会下降,自付金额会更多)。

因此,治疗费可以分为:医保报销 医保不能报销(自费/自付)


医保报销

即医保可以报销的范围,各个城市有不同的医保报销规则(如起付线、报销目录、报销比例、封顶线等)。


医保不能报销

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自费或自付医疗费用的部分(医保只是基础性的保险,所以有一些太贵的项目是不能报销的,比如进口药、特殊医疗设备等,这些需要自己掏钱),我们可以通过“乳腺癌复发险”来降低复发后的经济负担。









2.乳腺癌复发险

2019年起,保险市场开始推出专门为乳腺癌患者设计的“乳腺癌复发险”,保障乳腺癌的首次复发及转移,解决复发或转移造成的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难题。
图片
     如何选择“乳腺癌复发险”?    









1.选择产品

选择“复发险”产品前,首先需要理清它们的理赔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复发险”产品设计时最后理赔到手的金额是不一样的。(理赔:出现乳腺癌复发或转移后,保险公司给被保险人“发钱”的过程)“乳腺癌复发险”可分为两种类型:
01
第一类是“给付型”,也就是“重疾险”,特点在于理赔快速方便,而且投多少保额、赔多少。比如“泰康在线粉红卫士(给付型)复发险”理赔金额可高达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了50万保额,一旦发生复发转移,保险公司直接赔50万。

02
第二类是“报销型”,属于“医疗险”,特点是保费相对比“给付型”便宜,不过理赔时需要提供就医发票凭证(类似医保报销)。——这类产品有“众安乳愈安心、泰康在线粉红卫士(报销型)”。

简单来说,“给付型复发险”的理赔就是可以直接拿钱,保额多少、就能拿到多少,拿到钱后随便怎么用。而“报销型复发险”的理赔则需要根据发票金额来进行报销,花多少钱,最多可以报销多少钱,不重复理赔(复发险报销的金额≤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

“给付型复发险”和“报销型复发险”,两类产品的理赔并不冲突,而是互为补充!

假如小明同时买了“给付型复发险20万” “报销型复发险50万”,如果发生理赔:
1. 首先获得“给付型复发险”20万理赔金,这20万可以先用来付医疗费,解燃眉之急。
2. 后续治疗发票有了,可以继续通过“报销型复发险”进行报销,最高报销金额为50万。


自2019年起,觅健合作的保司及乳腺癌复发险产品有以下几款:
  • 2019年与复星联合合作“乳果爱”

  • 2020年与平安健康合作“乳易保”

  • 2021年与太平洋健康合作“粉红守护”

  • 2022年与众安合作“乳愈安心”

  • 2022年与泰康合作“粉红卫士”


觅健在接入产品之前会全面了解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保险公司对复发险的长期规划(迭代升级)、不断完善复发险的核保流程及理赔服务。









2.选择投保计划

除了根据理赔类型选择想要的产品,投保前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乳腺癌分期分型、保额、保费预算等,选择个体化的投保计划。

想了解2022年觅健最新接入的三款复发险对比,可以添加觅健君咨询。

如果您想解更多的“乳腺癌复发险”投保计划相关信息,都可以添加觅健老师的微信号进行咨询哦~

微信号:mjrga003

添加时记得备注是觅健App用户哦,老师会优先解答~


综上所述,乳腺癌复发后的平均治疗费用较高,而且如果是严重的复发或转移,治疗费用也有可能达到50万元往上。“医保” “乳腺癌复发险”的组合能够覆盖大部分复发后的医疗费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选择复发险时,可以先根据理赔类型选择“给付型”或“报销型”产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分期分型(确定是否符合投保条件)、自身的预算能力(保费高低)及个体化需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投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