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肺癌患者要做那么多检查,不同检查分别有什么意义?

随着我们对肺癌的理解逐渐加深,肺癌诊治已经出现了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活得更好,活出自己。


作为“活出自己”肺癌科普系列的第二篇,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肺癌领域的专家,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卢凯华教授,介绍目前肺癌患者治疗中常用的各种检查手段,让患者了解肺癌诊疗过程中的检查类型以及接受这些检查的意义,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


卢凯华.png

专家简介

卢凯华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医生肺爱之家创始人

国际肺癌联盟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精准分子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秘书

南京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肺小结节分子标志物协作组常委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常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有时候和一些肺癌患者熟悉起来后,他们会“抱怨”:你们医生做的肺癌科普太少了,我们现在才发现过去对肺癌有这么多的误解。确实,大部分普通人了解到的肺癌治疗经历,主要来自影视作品、社会报道或亲友分享,治疗方案都是大同小异的放化疗,也对患者做过的检查不甚了解。


所以,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现在肺癌治疗更注重全盘考量,医生可以综合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细胞病理和基因检测等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正是由于我们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承担各种不同的功能,才能加深医生对肺癌的了解,最终帮助到患者。


肺癌患者确诊前做的无创检查


体格检查是比较传统的无创检查方式,无需仪器。但是大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特征,体格检查手段有较多局限[1]


影像学检查作为无创检查和评价肿瘤的最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肿瘤情况,制定更有把握的治疗决策。像是X线胸片、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超声、核素、显像、PET(正电子放射断层显像)-CT等等,都是我们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


其中,胸部CT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因为CT能够发现X线胸片上难以发现的影像信息,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肺癌,也可以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全身的PET-CT。如果针对脑转移和骨转移,MRI和骨核素检查则是更适合的检查手段。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一种或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


1633677365387048.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肺癌患者一定要做的有创检查



影像检查发现问题后,我们还需要活检取得组织,做病理检查,才能判断是否是肺癌和具体的肺癌类型,出具包含肿瘤部位、组织学亚型、累及范围、切缘和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和分期的完整病理报告[1]


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必做的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ROS-1(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这三个基因检测,也推荐检查BRAF(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MET(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RET(转染重排)、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分子或生物标志物。这些分子检查结果,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这些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1]


除了病理检查,患者治疗前也需要做一系列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免疫检测、出凝血功能检测等,以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1]


医生正是汇总以上这些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肺癌情况有了充分深入的了解,才能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治疗后也需要做的肺癌检查



治疗前的检查只是肺癌患者漫长治疗路开始的第一步,治疗中患者的肿瘤也会因为治疗手段产生新的变化,无论是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变化,都需要定期检查来发现。所以我们会要求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变化,状态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6~8周来做一次常规的胸腹部CT检查。如果出现了情况恶化和新的症状,不要犹豫,马上来医院[2]


我们最高兴看到的是,CT影像检查看到了肿瘤缩小。其实肿瘤稳定不进展也是很好的消息,继续按照当前方案治疗就行。但是如果出现了肿瘤进展,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是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出现耐药,一般我们会建议重新做活检取得组织,做基因检测。因为组织学检测才是金标准实在无法取得组织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用血液做基因检测[1]


摄图网_500806251_banner_基因技术检测(企业商用).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现在丰富多样的检查手段相当于“望诊”的延申,给了我们医生更好地观察和追踪患者肿瘤的机会,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综合疾病状态和治疗进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改善他们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让更多患者看到活过5年10年甚至肺癌慢病化的希望。


点击进入肺癌科普专栏「肺癌原创科普」,学习更多肺癌知识。


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本文由默沙东中国支持

10-2023-CN-LAM-00169

参考文献:

[1]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年版)

参与评论

图片验证码

评论列表

按投票顺序
刚确诊,很需要学习,谢谢你!
举报
2021-11-16 09:29:18
有用(1)
回复(1)
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1-18 06:53:58
有用(1)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1-17 08:19:08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2-19 10:32:01
有用(0)
回复(0)
学习了
举报
2021-11-16 20:10:07
有用(0)
回复(0)
看过这位医生的直播,讲得还不错
举报
2021-11-16 23:13:33
有用(0)
回复(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1-16 20:36:37
有用(0)
回复(0)
学习了,谢谢科普君
举报
2021-11-16 10:58:54
有用(0)
回复(0)
各种检查主要是评估病人的身体壮况 得出准确的临床分期 但病理才是金标准
举报
2021-11-16 10:59:17
有用(0)
回复(1)
长知识了,谢谢分享
举报
2021-11-16 20:51:32
有用(0)
回复(0)
谢谢,学习了
举报
2021-11-16 12:28:20
有用(0)
回复(0)
谢谢分享
举报
2022-01-09 21:32:12
有用(0)
回复(0)
暂无数据
病友圈
肺癌圈子
肠癌圈子
肝癌圈子
乳腺癌圈子
淋巴瘤圈子
卵巢癌圈子
推荐关注
溱湖一帆
余生安好22
平淡的毛豆
霸气的跑步机